• <tr id="g66ol"><nobr id="g66ol"><delect id="g66ol"></delect></nobr></tr>
    1. <ins id="g66ol"></ins>

        <small id="g66ol"></small>
        <ins id="g66ol"><option id="g66ol"></option></ins>
          <code id="g66ol"></code>
          服務熱線:0755-26751199
          您的位置: >> 首頁行業資訊企業訪談 → 專訪馬歇爾戴聲學顧問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 高級聲學顧問劉景立先生
          企業相關報道
          * 高端品質聲學設計任重道遠 MDA砥礪前行
          * 專訪 拜雅Young系列藝術家 張效衡
          * 開放式智能耳機領跑者Cleer ARC II音弧
          * 專訪電影《人海同游》聲音指導劉琪老師
          * Stephan Peus專訪|諾音曼幕后的他
          * 首席錄音師楊震揭秘如何錄好管風琴聲音
          * 真正面向未來的功放平臺&新的行業標準
          * 2023廣展Powersoft專訪
          * 專訪 Spendor 事業發展經理 Spendor
          * 專訪 Vivid Audio Ewald Verkerk先生

          高端品質聲學設計任重道遠 MDA砥礪前行
          --專訪馬歇爾戴聲學顧問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 高級聲學顧問劉景立先生


          背景:作為全球領先的聲學顧問公司,馬歇爾戴聲學公司(MDA)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最高規格的建筑和環境聲學咨詢服務。在過去42年中,MDA為超過十五個國家及地區的大型項目提供創新聲學設計,并在澳大利亞、新西蘭、中國、香港、法國和英國等都設有辦公室,聘用了超過90名聲學專家。MDA在每一個聲學領域都有專家,作為觀演空間聲學設計的能工巧匠,如何更好的為聲學賦能?帶著這個疑問,音響網(www.gxmywj.com)小編特意 邀訪 馬歇爾戴聲學顧問公司 中國區首席代表 高級聲學顧問 劉景立先生(以下簡稱劉總),以下為專訪實錄。

          馬歇爾戴聲學顧問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 高級聲學顧問劉景立先生

           

          音響網(Audio160):劉總您好!很高興您能接受音響網(Audio160)的專訪,首先,請為我們簡要介紹下馬歇爾戴聲學顧問公司的發展歷程及業務范圍。

          劉總:簡單的說,馬歇爾戴成立于1981年,是今天世界上被廣泛認同的最大的聲學顧問公司之一。我們幾乎從事涵蓋民用領域的所有聲學檢測、設計顧問及軟件和儀器開發等服務。我們在中國只開展了高端的觀演建筑領域的聲學顧問業務。

          馬歇爾戴的成立和發展是對這個領域發展歷史的見證,非常值得詳細介紹一下。

          一般認為觀演廳聲學設計這門學科從1898年才邁入科學發展的門檻,也就說這門學科開始于1898年,距今只有120多年的歷史,很年輕。

          在這12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至少1982年之前,這個領域歷經波折、屢次遇到重大的失敗案例,理論、理念、工作方法在當時都處于相當不成熟的階段。這個領域,完成現在看來基本成熟的理論體系至少是1990年之后的事了。在1898年至1990年差不多90年的時間里,我個人認為有三個關鍵人物促進了這門學科走向了成熟,他們分別是,美國人賽賓于1898年10月提出了混響時間計算公式;英國人班格耐爾1950年提出了同時追求混響感和清晰度的設計理念、以及歌唱和音樂平衡的設計追求;新西蘭建筑師、男低音歌唱家哈羅德·馬歇爾爵士1967年提出觀演廳內的反射聲分布對聲學印象和空間品質起到關鍵作用。今天,我們的聲學設計理念主要體現的就是集合了這三個人的思想,當然具體體現在工作中要更加地深入和細化。哈羅德·馬歇爾正是馬歇爾戴聲學顧問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另一個創始人是克里斯托弗·戴,他出身于奧克蘭的消聲器制造世家。

          馬歇爾戴聲學顧問公司在觀演廳建設領域的高級聲學顧問有90多個,在全球超過15個國家擔職過歌劇院、音樂廳等表演藝術空間的聲學設計和顧問。馬歇爾戴進入中國的時間大致是2004年,并于2005年承接了第一個中國項目,然后,于2008年正式成立中國區代表處。

           

          音響網(Audio160):四十不惑,今年2023也恰逢MDA成立42周年,請與我們分享下MDA成立至今最具代表性項目案例及進入中國市場的契機?

          劉總:馬歇爾戴聲學顧問公司成立于1981年,至今已有42年的歷史,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們今年5月20號的那一周在奧克蘭年會期間才舉行了盛大的40周年慶祝晚會。


          MDA 40周年慶典

          說到馬歇爾戴進入中國的契機就不得不提到兩個關鍵的人物。第一位是皮特·芬賽德先生,他是1975年移居澳洲的英國人,1987年辭掉美國的工作回到澳洲,并加入到哈羅德·馬歇爾和克里斯托弗·戴的團隊,負責成立馬歇爾戴墨爾本公司,他后來是該公司的CEO,也是中國區業務的最高領導者。皮特·芬賽德是一位非常敬業和高水平的劇院設計專家,他的知識面遠不止聲學設計一個方向。同時他具有高度的商業敏感性,2001年前后,他關注到中國開始不斷的涌現引人注目的宏偉建筑項目,他還知道哈羅德·馬歇爾爵士在中國有很高的知名度,這里插一句,我在研究生畢業之前聽老師講過馬歇爾是世界上四個公認的聲學大師之一,但我沒有找到這個說法的出處。我們繼續這個話題。于是皮特·芬賽德決定來中國考察,確定是否可以在中國開展觀演廳的聲學顧問服務。他第一次到訪中國是2001年11月。

          第二位關鍵人物是我們公司的杜曉軍老師。他于1994年獲得了蒙納西大學的工程碩士學位后,先是加入了著名的HRL研究所工作,然后,于2000年加入馬歇爾戴。杜曉軍先生出生和成長于上海,毫無疑問,他的到來讓皮特·芬賽德開展中國市場的當時雖然看來非常大膽,但是具有了可行性。2004年11月,馬歇爾戴受邀投標北京電視中心劇場的聲學顧問,并于2005年初簽訂了該項目委托合同。這是馬歇爾戴進入中國承接的第一個項目。

          馬歇爾戴的代表性案例比較多,例如世界上第一個按照反射聲控制理論設計的基督城市政音樂廳;可能是最受關注的現代音樂廳——巴黎愛樂音樂廳使用雙聲學空間設計策略;雙臂環抱、吊頂和墻體渾然一體的非對稱的廣州大劇院等等。每個項目都有獨特之處,反映了我們在設計中針對性的聲學思考和創新能力。

          (廣州大劇院)

          (香港Lyric Theatre Complex)

          (珠海大劇院)

          成都城市音樂廳

           

          音響網(Audio160):據悉,最新貴司開發的建筑隔聲模擬和預測軟件INSUL V10于11月17日已發布,請詳細介紹此次新品,及其具有哪些技術突破?

          劉總:其實INSUL軟件的升級是我們公司一件不大的事情。我們公司最有創新和激情的工作還是在觀演廳的聲學設計和顧問工作上。這個軟件是我們在工作和服務過程中使用的眾多工具之一。以前我們對多層復合結構的隔聲量的預測是通過復雜的公式計算的,表現形式比較單一、計算結果也很不準確。INSUL軟件可以幫助我們在聲學設計和施工管理過程中及時響應建筑師、結構工程師、施工單位提出的圍護結構的聲學性能,進行預測和評價。這個軟件操作簡單、界面友好、形成的報告具有非常專業的表現力和說服力,模擬結果也已經比較穩定和準確,完全可以用來作為我們的聲學設計工具。自從商業化以來,這款軟件在我們中國已經銷售了60多套。

          這次INSUL V10的升級是由奧克蘭辦公室的建筑聲學團隊完成的,我們在今年11月6日的那一周進行了公司內部員工的培訓,在11月17日我們每個員工都可以得到最新版的INSUL作為我們的工具軟件提升今后的工作質量。

          這次升級后的用戶手冊我還沒有仔細閱讀。通過培訓會議上的了解,本次升級主要是實現了四層結構的隔聲量模擬和計算,修正了側向傳聲損失,豐富了玻璃幕的隔聲設計指導功能等等。

           

          音響網(Audio160):您之前說過,馬歇爾戴堅持“先進但不斷創新的聲學設計理念”,理念之于公司的發展具有導向作用,請為我們分享下MDA是如何將這一理念實施到每一項聲學設計的?

          劉總:1982年,當時世界上有四個最大的音樂廳、聘請了當時最為知名的聲學顧問,但是都失敗了。那次失敗讓觀演廳聲學設計這個專業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再次證明當時這個領域還處于不成熟的狀態,甚至出現了“觀演廳聲學設計這門學科過于復雜、無法掌握”、“觀演廳的聲學設計是玄學”等悲觀論調和奇談怪論。在那之后,設計理念被進一步調整和豐富、工作方法逐步得到完善、驗證手段得益于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也得到極大的發展?梢哉f2000年之后、總體上、世界范圍內沒有出現過上個世紀那樣的聲學失敗了。

          但是就像我剛才介紹的那樣,觀演廳的聲學設計是一門很年輕的學科,走向基本的成熟實際上頂多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而且,很重要的是,觀演廳聲學設計目前仍然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

          從這個歷史背景下理解我們公司的理念更有意義,“先進”基于現有的積累,包括理念、方法、經驗和知識的儲備、輔助軟件和專業儀器的開發等等,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的工作起點是先進的;但MDA的設計理念也是不斷創新的而不是墨守陳規。我們追求在尊重建筑師的設計理念和建筑風格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解決聲學問題。MDA的創始人哈羅德·馬歇爾爵士是觀演廳聲學設計領域公認的聲學大師,他于1967年提出音樂空間的反射聲設計理念。這也成為當今國際聲學顧問普遍接受和堅持的觀演廳聲學設計理念之一。我們在承接的每一個觀演廳項目中,總是能夠結合使用功能和建筑方案提出自己的聲學構想,從而和建筑師共同創造這個項目的風格,甚至成為這個項目的特色。比如廣州大劇院雙臂環抱、不對稱的結構;巴黎愛樂音樂廳流動的飄帶以及內外雙聲學空間的方案等等。

           

          音響網(Audio160):近些年,創新融合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您認為“創新”意味著什么?2023年,MDA在聲學領域有帶來哪些創新舉措?同時,這一舉措又將會給全球聲學行業的發展帶來哪些積極的影響?
          劉總:觀演廳聲學設計是一個典型的交叉學科,我們在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總是會和幾乎所有的專業進行交流、協作。同時對觀演建筑而言,聲學設計是最復雜的,也是最重要的,不論建筑多么宏偉、內部裝飾多么豪華,最終決定其成敗的還是取決于對于演出團體是否好用、對觀眾而言是否看的舒服、聽的優美。廣州大劇院被評價為“既好看、又好聽” 的大劇院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我很遺憾這個專業在我們國內仍然很難引人矚目,我認為這是一個大問題,不利于這個專業在我們國內的發展和提高。說到“創新”,就像前面講到的,馬歇爾戴幾乎開發了觀演廳聲學設計領域所有的軟件工具,有些已經有商業版本在進行銷售,有些僅作為我們公司內部的工具。我們有自己的聲學模擬實驗室,在空間的聲學效果方面不斷的開展著主觀和客觀的研究,以此探索更穩定、更準確的聲學設計指導。我們對這些軟件也在不斷的進行驗證和優化、升級?梢哉f馬歇爾戴的每項工作都是圍繞著“創新”展開的。至于我們的工作對全球聲學行業的發展帶來多大的影響,如上所說,這個專業很難這么講。但毫無疑問,馬歇爾戴的工作在該領域是處于前沿的。

           

          音響網(Audio160):MDA作為全球領先的聲學顧問公司之一,在市場的認可度不言而喻。您認為中國市場和其他國外市場有何不同?

          劉總:我感覺馬歇爾戴在國外的聲譽和知名度比在我們國內更高。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國內對觀演廳的聲學設計品質仍然不夠重視有關。

          我們在中國已經開展工作20年,比較熟悉國內的項目情況,例如我們國內建筑項目的管理特點、建筑師的需求、團隊的提資方式等等,這有利于我們和客戶、建筑師團隊保持順暢、友好的交流。在這方面,我們的落地能力、配合能力、響應能力都得到了客戶的普遍認可。這是馬歇爾戴在我們中國市場的最大收獲之一。

          關于中國市場和國外市場的區別,我可能無法給出完整、準確的說明。

          我的發現和感受是,我們國內觀演建筑項目的甲方團隊、管理團隊、設計和施工過程和國外差別很大。比如,很多時候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國內的客戶沒有意識到、甚至在項目設計和施工過程中不會發生。也有時候我們在方案設計階段反復強調的、至關重要的設計理念和建筑師的工作無法銜接、無暇被接受。這為我們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有一次皮特·芬賽德向我感慨說在中國要呈現高水平的觀演廳聲學品質,比國外要艱難的多!但我們不會輕言放棄,我們會高標準堅持下去,并在團隊友好、信任的前提下保持我們的 “強硬”,我們不會放過每一個品質取得成功的可能!

           

          音響網(Audio160):電聲技術的進步,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方向,您認為是否會隨著電聲技術的進步觀演廳聲學設計的要求會降低甚至不再有重要?也請劉總展望一下這個領域的發展前景。

          劉總:合理的室內聲場條件是擴聲系統正確的呈現效果和發揮優勢的前提,我認為電聲技術的進步不會降低觀演廳聲學設計的難度,但為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

          觀演廳的室內聲學設計是由大廳里舉行的表演類型和表演形式決定的,這兩者又是由歷史傳統形成的。所以,可以說觀演廳的聲學設計目標是滿足各種表演形式的歷史傳統對表演場地的適應和需求。一百多年來聲學家們面對的困難是研究和理解表演形式對表演場地的適應和需求體現在哪些具體方面,并通過主觀參量進行評價,最后建立主觀參量和客觀參量之間的聯系,用客觀參量指導我們的設計。

          因此,說到發展前景,我們已經知道這門學科從藝術發展成科學的標志性事件是1898年美國人賽賓提出了混響時間這個參量及其計算公式。但是直到1952年人們才開始更多的研究,觀演廳的聲學設計取得重大進展則是1982年甚至1990年之后才發生的。這個過程起到推動作用的是一次次的重大聲學失敗案例,具體發生的關鍵進步是聲學家們逐漸理解和建立了客觀設計指標和主觀評價量之間的寶貴聯系。今后,人們對這種聯系還有待更多研究,不斷提出對觀演廳設計更穩定、更準確的設計指導方法。

          總之,就這個專業的發展而言,仍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進一步開展;就這個領域的行業前景而言,我是非?春玫。

           

          音響網(Audio160):最后,請您談一談貴司的品質保障措施。

          劉總:我們的品質保障措施就是我們團隊提供高水平服務的能力、持續學習和進步的能力。

          我們通過內部研討會、分享工作經驗、內部繼續教育、聯合繼續研究等方式相結合持續對每個員工的培訓,所有員工的培訓和學習在其整個職業生涯都是要不斷進行的,不僅針對年輕的員工,我們的原則是“知識共享、共同成長、經驗傳承”。我們以此不停的改善團隊的專業水平,創造積極進取、創新、但多元化的團隊。

          我們通過公司內部網絡將世界各地的辦公室實現連接,將整個團隊的經驗積累和知識分享。以至于我們的每個聲學顧問都可以學習整個團隊多年的項目方案中的智慧和經驗。由此讓我們每個專業員工都能作為各個項目的技術骨干從而使我們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和服務優勢。

          我們設立了知識共享論壇,允許全球的員工隨時隨地提出問題、進行討論、思想交流。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共同成長工具,可以收集和分享想法,開發創新的設計解決方案,并從更大的團隊中接受更多的、日益變化的專業知識,而不是“閉門造車”。

          此外,軟件工具也為我們的工作品質和工作效率提供了保障,MDA已經投資開發了世界領先的聲學儀器和計算機模擬軟件,這些儀器和計算機軟件和其他任何聲學公司的儀器和軟件相比,處于同等水平或大大超過其水平。
          專業隊伍的背景多樣性保證了我們可以和整個團隊不同專業進行順暢、高效的交流,我們在聲學設計方面的優勢來自于團隊成員知識背景的多樣性,比如工程、建筑、音樂和學術背景。

           

          非常感謝馬歇爾戴聲學顧問公司 中國區首席代表 高級聲學顧問 劉景立先生 接受本期采訪。

          追求高端品質聲學設計任重道遠,MDA砥礪前行!

           




          文章素材來源:MDA     編輯:溫情
          網友評論
          更多企業訪談>>
          專訪馬歇爾戴聲學顧問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 高級聲學顧問劉景立先生 諾音曼 KU 100 幕后的他: Stephan Peus 專訪 真正面向未來的功放平臺&新的行業標準——Powersoft品牌及合作總監Francesco Fanicchi 2023 IFC china專訪 專訪——森海塞爾商務通訊大中華區銷售和市場總監趙小川 領軍者的前瞻性和德國制造的突破極限 《第一財經》專訪丨音王集團在嚴峻疫情下領航擔使命 微訪談 | 疫情常態化,企業如何破圈突圍,逆勢生長?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www.gxmywj.com 版權所有.1999-2023 深圳市中投傳媒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0755-26751199(十二線) 傳真:0755-86024577  粵ICP備05041759號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群: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
          免费一级特黄A片毛毛片在线播放,99久久成人毛片免费看,日韩美女一级毛片,国产AAAAA级毛片